危险!高温天这4种行为是给心脏“上刑”
发布日期:2024-08-11 17:18    点击次数:136

近日,随着各地气温的持续攀升,脆弱的心血管系统已经步入了“风险高峰期”。

受到高温与高湿这“两大元凶”的共同作用,人体的血管会全面扩张,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人们可能会经历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根据《环境与健康》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当最高气温上升1℃,因心脑血管疾病而前往急诊的患者数量就会上升17.3%。

因此,在炎炎夏日,我们应该如何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心脑血管健康呢?

一、夏天给心脏的4个暴击

1. 情绪易波动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被称为“气象情绪效应”的概念,它揭示了天气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特别是在每年的7月和8月,持续的高温天气往往使人的心情更容易变得烦躁不安。在极端情况下,有些人甚至可能会经历“情绪中暑”,导致行为失去控制,更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或争执。这种情绪的激动会进一步引发心跳加速,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这无疑给心脏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2. 睡眠质量下降

根据《神经科学前沿》期刊上发表的研究,人类的睡眠模式具有季节性特点,其中夏季的睡眠时间相对较短。炎热的天气常常让人难以入睡,而白昼时间的延长和夜晚时间的缩短也可能导致睡眠不足。这种情况会提高血压和心率的平均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3. 过度出汗

夏季的高温和低气压环境导致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人体为了调节体温而大量出汗。这种过度出汗会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液循环速度减慢,甚至可能出现血流不畅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心血管堵塞、心肌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引发心肌梗死或脑血栓等疾病。

4. 温差变化大

在夏季,人们经常需要在低温的空调环境和高温的室外环境之间切换。这种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对血管产生显著影响: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血管会迅速扩张;而从室外进入空调房时,血管又会迅速收缩。这种反复的血管舒缩变化可能导致血压大幅波动,进而可能诱发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特别是对于血管较为脆弱的老年人来说,这种风险尤为突出。此外,冷热交替的环境还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如果并发严重感染,也可能对心脏健康构成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梗死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正中间或稍偏左的位置出现疼痛感和压迫感,这种症状通常持续5到15分钟,并可能伴随出汗、恶心等不适。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症状,但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耳鸣眼花或腹痛等不适。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二、高温天别做这4件危险事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总是寻找各种方法来消暑降温。然而,有些常见的习惯却可能无形中给我们的心血管带来沉重负担。以下是四种需要警惕的行为:

1. 急剧的头部转动

快速回头或猛然转身这样的剧烈动作,极易导致血管内的斑块脱落,进而堵塞血管,引发脑梗的风险增加,同时也有可能对颈椎造成伤害。在夏天,由于人体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增高的情况,因此应尽量避免这类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转身或回头时,动作应放缓,最好是整个身体协同转动。在进行如打羽毛球、打篮球等运动前,也应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血压不稳定的人群更需格外小心。

2. 冷水澡的冲击

在高温天气下,人体的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此时,如果突然受到冷水的刺激,会导致脑血管迅速收缩,可能引发头晕、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颅内大出血。因此,建议在洗澡前先擦干身上的汗水,休息10至15分钟后再用温水洗澡,以避免这种剧烈的温度变化。

3. 过量过快的饮水

虽然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如果喝水过快,大量水分会迅速涌入血液,导致血容量急剧增加,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这种情况可能引发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梗。因此,夏天饮水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控制在100至150毫升为宜。

4. 直吹空调冷风

在炎热的户外进入空调房后,虽然身体会暂时感到凉爽舒适,但过大的温差对血管和心脏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容易诱发突发疾病。因此,建议将室内外温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如果刚从户外大量出汗回来,应先擦干汗水再吹空调,并且注意避免直接对着空调出风口吹,以减少温差变化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三、6招给你的血管降降温

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中,痉挛、热衰竭和中暑的风险会显著上升,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更需要格外警惕。夏日炎炎,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放慢节奏。

1. 调整锻炼时间

考虑到上午6点至9点是冠心病的高危时段,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既缺乏水分又未活动,此时血液较为黏稠,流速减缓,可能加剧血栓的形成。冠心病患者应选择下午或晚间进行锻炼,控制适当的活动强度,并缩短锻炼时间,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心肌缺血的发生。

2. 及时补充水分

高温天气下,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引发中风风险。因此,在夏季应多喝水,健康人群每日饮水量建议不少于2000至2500毫升。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有助于稀释血液。在户外活动时,务必随身携带足够的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最佳选择是白开水或淡盐水,同时也可以饮用绿豆汤、莲子汤、菊花茶等,既补充水分,又能消暑解热。

3. 饮食清淡为主

夏季人体消化功能减弱,食欲降低,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建议多吃新鲜蔬果和豆制品,适量摄入粗粮以促进排便,避免因便秘而诱发心绞痛。可以适量食用瘦肉和鱼类,但应减少油腻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此外,饭菜不宜过咸,以控制血压升高。每餐吃到七分饱即可,避免过饱加重心脏负担。

4. 每天午休30分钟

午休有助于稳定血压和心率,建议午休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采取头高脚低的右侧卧位姿势可以减轻心脏压力。避免坐着或趴在桌子上打盹,以免加重脑部缺血和缺氧。午睡前避免过饱饮食,午饭后至少间隔20分钟再午休。

5. 擦拭身体降温点

人体有8个主要的降温点,这些区域血管密集,通过用水擦拭可以帮助血管降温。这些降温点包括:耳后、颈部、手臂内侧、手腕内侧、大腿内侧、膝盖后方、脚背和踝关节内侧。使用37摄氏度的温水毛巾轻轻搓揉这些区域,可以促进皮肤血管扩张,帮助身体散热。

6. 保持良好心态

不良情绪会导致激素水平变化,直接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和心律不齐等问题。保持平静的心情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进而降低血压、心率、代谢率和体温,从而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Powered by 琳琅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